今冬供熱進入倒計時,本市各供熱單位燃煤鍋爐、燃氣鍋爐相繼啟動點火,供熱系統也逐步低溫運行。這兩天,有的小區居民家里的暖氣片溫乎了,也有的仍然冰涼。“暖流”即將入戶,各供熱單位準備得咋樣了?記者進行了探訪。
昨天,家住南開區風荷新園小區的張阿姨下班回到家,用手一摸暖氣片暖乎了。“暖氣片不再冰手,臥室溫度也升高了,但客廳還沒熱起來。”張阿姨說。記者來到該小區供熱單位天津能源集團津安熱電有限公司,該公司供熱范圍涉及和平區、南開區、紅橋區、西青區區域內的20萬戶家庭,實施熱電聯產,轄區內500余座換熱站改造后實現站內參數的遠程上傳。“以往供熱機組出現過熱或過冷狀況,需要人工一遍遍調試,消耗人力、物力成本大。如今通過換熱站的遠傳功能,我們在電腦上就能看到所有站點的參數,將每個換熱站的負荷調節至基本平衡,來保障每位市民家中溫度適宜。”該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雷春鳴告訴記者,供熱系統完成打壓,目前正在調試,工作人員已進入全天候“備戰”狀態。通過逐步升溫,檢驗系統管網供熱的穩定性。這幾天部分居民家的暖氣溫度有差異,或存在暖氣不熱情況,均屬正常現象,等到正式供熱后會達到正常溫度。
在北辰區大通綠島供熱站,兩臺數字化燃氣鍋爐正在運行。該供熱站擔負周邊9個小區的供熱任務,總面積達64萬平方米,目前供熱啟動低溫運行。“燃氣鍋爐電腦化控制,升溫、加溫快,低溫運行可以檢驗暖氣管道有無跑、冒、滴、漏現象。”大通綠島供熱站站長鄭毅一邊監測電腦,一邊向記者介紹,實施燃煤鍋爐改燃之后,除了供熱效率高外,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噸,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0多噸,周邊居民區的居住環境得到提升。“改造后鍋爐不冒黑煙了,溫度也提升了,正式供熱后會更暖和。”順義里小區居民張艷說。
昨天下午,記者來到南開區雅庭苑小區,家住2號樓的王叢告訴記者,自己屋里還是冷冰冰的,在家得穿著棉坎肩。記者隨后與供熱部門聯系,由于目前是低溫運行,多數小區供暖管網面積較大,供熱管道循環需要時間。
據介紹,各供熱公司的燃料儲備、人員配備、管道檢修等供熱準備業已就緒,本月5日開始,全市261家供熱單位將“火力全開”,正式供熱后居民家庭室溫將陸續實現達標供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