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唐山市蘆臺經濟開發區海北鎮
電話:400-158-1290
一、走管方式的選擇
1. 串聯式走管:熱水從熱源依次流經各個散熱器,這種方式較為簡單,但越靠后的散熱器水溫會逐漸降低,導致前后散熱不均,末端散熱器可能不夠熱。不過,如果系統壓力穩定,且對各房間溫度要求相對不那么苛刻,串聯走管也能滿足基本采暖需求,適用于小戶型且各房間使用頻率相近的情況。
2. 并聯式走管:熱水直接分配到各個散熱器,各散熱器進水溫度基本一致,能保證每個散熱器都有較好的散熱效果,熱量分布均勻,是比較理想的走管方式,尤其適合大戶型或對各房間溫度要求較高的場所,如別墅、大面積公寓等。但對管道安裝技術要求較高,成本也相對高些。
3. 章魚式走管:從分水器分出獨立支路連接每個散熱器,類似章魚的觸角。其優點是各支路獨立循環,互不干擾,溫度調節精準,某個散熱器故障不影響其他散熱器運行,且水力平衡好,能使每個散熱器都達到最佳散熱狀態,常用于高端住宅采暖系統,但分水器和管道用量較多,前期投入較大。
二、管徑的合理搭配
管徑大小影響熱水流量和流速,進而影響散熱器的散熱效果。主管路一般選擇較粗管徑,如常見的 De25 - De32,以保證足夠的熱水量輸送到各個分支;支管路根據散熱器的散熱量和連接數量,通常可選用 De20 左右的管徑。在實際選擇時,需綜合考慮房屋面積、散熱器組數、熱源功率等因素,通過水力計算來精確確定管徑,確保熱水能快速、順暢地在管道中循環,使散熱器充分發揮散熱能力,避免因管徑過小造成水流阻力大、熱水流量不足而導致散熱器不熱,或管徑過大造成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。
三、管道的坡度設置
暖鄉散熱器表示:為保證熱水在管道中順利循環,排除空氣,管道安裝時應設置一定坡度。一般供水管順著水流方向抬頭走,坡度在 0.002 - 0.003 左右;回水管低頭走,坡度約 0.003 - 0.005。合理的坡度能使空氣自然聚集到系統高點的排氣閥處排出,防止氣堵影響熱水循環。若坡度不足或反向,會導致管道內空氣無法有效排出,形成氣塞,阻礙熱水流動,嚴重影響散熱器的供熱效果,甚至可能使整個采暖系統失效,所以在管道安裝過程中,嚴格把控坡度是確保散熱器良好散熱的關鍵環節之一,施工人員需使用專業工具精確測量和調整管道坡度,確保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。